Search


教育的本質是甚麼?

這一陣子,論文假審查的事件仍不停延燒,對學術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教育的本質是甚麼?

這一陣子,論文假審查的事件仍不停延燒,對學術界的衝擊持續著,三不五時就會接到各大報記者打來詢問各類問題。由於台灣是個淺碟性社會文化所致,一些表面性質的問題,反而常會引起更多討論,許多其實都非學術研究的常態,學界也該有足夠的反省能力。然而,目前所見討論議題大多仍在枝節或個人行為上,我覺得我們更該從根本想起,教育的初衷到底是甚麼?教育的目的又是甚麼?我在台大學術副校長網頁寫下”學副的話”是這樣說: 「大學是追求真理的殿堂,他的使命在於創造與累積知識,以造福人類。大學應提供學生能發揮創意的學習環境,讓學生未來能以知識、能力、態度、視野來提升人生意義,創造社會價值。」這到底只是過於理想的空話,還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該全力追求的?

正好,我在上個星期參加一個學生的活動: GIS Taiwan 2014。這是個為期一周的活動,全名是 「全球集思論壇(Global Initiatives Symposium in Taiwan)」為臺灣第一個正式國際學生學術論壇。「集思」取自 GIS 的諧音。今年已是第六屆舉行,這是完全由台大同學籌畫、執行的課外活動。集思論壇創立於2008年,剛好與我創立台大創意創業學程同時,當時都以推動 Entrepreneurship (創業家精神)為主要目標。這一屆總召是林宗緯同學,去年籌備時與學術部的有執、仕翔和昕樺同學來找我幫忙。今年規模很大,有來自全球二十二個國家,三百多位學生參加,相關資料可參閱集思論壇網頁,我就不在此贅述。我想談一下我主持的那場論壇: 「教育東西觀:當東西思路再度開啟」(Collide and Sparkle: Education in East and West)。正好談的就是教育的問題,並且希望從東、西方不同文化的觀點來探討教育的本質,有不少觀點,應該可以做為未來台灣在大學教育推動改進的參考。

論壇邀請了三位重量級學者: 傑佛瑞雷蒙(Jeffrey S. Lehman),他是紐約大學上海分校常務副校長兼CEO,他曾任美國康乃爾大學校長,卸任後已在中國協助創立分校有七年之久,熟習東西方教育觀感。他特別以曾任康乃爾大學校長的經驗,提醒同學們大學的訓練是為了人生未來的七十年或更久而做的準備,應該盡可能投資、開發自己。同時大學訓練也是為了未來幾十年內我們能對社會有更多貢獻。賴載興教授是耶魯-新加坡(Yale-NUS)國立大學學術副校長,負責耶魯大學在新加坡共設分校事宜,他則用創建耶魯新加坡分校的經驗,說明大學教育必須有是訓練世界級領袖的思維。戴海龍教授,是美國天普大學(Temple University) 資深副校長兼教務長,他是台大 1974年化學系畢業學長,在美國學術界已有超過三十年之經歷。他提供了不少美國推動及規劃通才教育(非通識教育)的基本要素,事實上有許多觀念居然與台大前校長虞兆中教授非常接近,強調基本知識(含人文、社會科學、自然科學、應用科學、及生物科技)的重要和必要性。他特別以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」來強化他的論點。

經過一整個上午論壇的激盪,我個人是覺得收穫很多,有興趣想了解整個討論的人也許以後可看GIS 的影片。綜整會中的討論,我們都清楚了解台灣的教育界真的是需要好好的檢討,而且應該是對教育本質的檢討,而非計分、計點等等枝節而已!這話怎麼說? 我覺得教育是有些基本的使命,教育的本質應該是:一)學習知識(Knowledge)以擴展視野; 二)增強技能(Skill)以協助我們達成人生的夢想與人生的成功。學習知識的宗旨是使我們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(Understand the world we are!)、使我們能看清事實的真相、以及使我們對自己有足夠信心,成為社會中流砥柱而不至於同流合汙。我個人覺得這一本質實在是非常非常重要,台灣社會上現有的許多辯證,充滿非常多的愚民作法,成為社會創新進步的最大阻礙,教育的本質應是使更多受教育的全民能以豐富知識,看清事實、看清所有真相,有勇氣也有好奇心,一起有信心提升台灣社會向前走。

而各項技能的增強是使我們能更為有效的運用知識,其中包括:分析能力、數字能力、計算能力、語言溝通能力、跨文化能力等等,使我們具備真正的執行能力,能隨時在必要時起而行動。大學裡所有學術研究及其成果的展示,理當是承襲教育本質的綜合表現,現在所謂的拚論文、拚排名,很顯然是錯誤的把中間過程當成了目標。基本方向錯了,所有作法檢討也就很難到位了!教育主管機構宜仔細的深思,別讓枝節的討論迷失了本質。教育是台灣的根本,而受教育的年輕人才是台灣真正的希望,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」,期待所有教育工作者一起為對的事奮鬥!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陳良基教授,2013-2016年兼任臺灣大學學術副校長
View all posts